出國工作時期就有在關注工頭堅和凱洛的文章,對我來說,這兩位就是當時台灣部落格圈子裡,很有想法的部落客情侶檔。
這次工頭堅的新書-時代的風,看了第一章節後就欲罷不能,三天就把這本書K完了,真心地說,這本書和詹宏志的“旅行與讀書”相比,這本書讓我更有感觸。書中的文字不會過於咬文爵字,除了紀錄過去也在思考反省過去,而作者過去的種種,都深刻地影響到現在。經歷從創意產業,轉成旅遊服務產業,可說是一個大轉變也需要相當大的勇氣。這讓我想到我的老婆,也算是做過各行各業,也當過背包客到處旅行,對我一個從求學到旅美工作再到回台灣工作的我說,我相對是一帆風順。
某些層面我是幸運的,但也是某種不幸,因為和他們相比之下我的人生歷練少了很多。
很巧的,最近看了La La Land,電影和這本書看似無關,其實都跟“選擇”有關,特別是結尾的10分種。
假如,在過去某一階段的某一時刻,自己改變了一個選擇,或許一切都會不一樣了。
以前這樣的問題反覆出現過很多次,甚至有時候會困擾著我。
對於現在快四十的大叔我而言,已經沒有什麼“假如”了,人生無法像是桌遊一樣重來再開一局,過去的人生選擇和經歷,不管是好的或壞的,都將會是未來的能量和養分,盡力把剩下的路走完,並活得精彩。
因為玩微縮戰棋的關係,加上最近看了維京傳奇影集,對於北歐、英國和法國等中世紀的歷史感到非常有興趣,畢竟以前學生時代所讀的外國歷史,常常只是幾段話就帶過了。
看了維京傳奇後去查Wiki,才知道原來法國諾曼第,是維京人最早在那擴展的地區,最後成了諾曼第公國,而這王國後來甚至去跑佔領了英國並且成為英國國王,也就是說,維京人的後代當上了英國國王。透過影集和各式書籍,發現了好多有趣的歷史。這次挑了這本Osprey 所出的歷史戰役書籍系列,雖然是全英文,但Osprey每本書的特色就是都不厚,從Kindle看還能直接查不懂的英文,非常方便。
這本書在探討英國在最後如何在法國失去了原本佔有的領地。在此之前,其實我不知道原來英國有佔領那麼多法國的土地,也不清楚為何會有這百年戰爭,因為這些歷史在課本中就是幾段話帶過。這本書從好幾場歷史戰役去說明,法國人如何透過戰術和槍砲等武器,讓人數眾多的英軍還有曾經稱霸一方的長弓兵潰敗。法王查理7世也因此強化了法國君主專制,建立了正規的法國常備軍隊(而非臨時徵招的士兵),有許多的改革,而英法兩國之間的不滿和敵對,也一直到一二次世界大戰後,才真正化解。
我是先看了美國眾神的影集後,才對於原著感到好奇,發現了這本北歐眾神的書。讀了本書後,才發現,原來北歐神話在現代許多層面影響深厚,像是漫威的雷神索爾漫畫,裡面的許多人物故事真的就源自北歐神話,而非另外杜撰。書封底寫著“奇幻文學的雛形,來自英勇的北歐眾神“一點也不為過,原來許多電玩和角色扮演遊戲中的矮人、精靈等最早都是來自北歐神話。日本動漫“進擊的巨人”,從人類建塔防止巨人入侵,以及裡面一個巨人叫做”尤彌爾“,就可以發現作者也有受到北歐神話的影響。冰與火之歌的冬天和活死人大軍,和諸神黃昏裡的寒冬及活死人大軍,都可看出許多相似之處。
雖然邊讀北歐神話邊想笑,因為很像是在讀小孩子充滿想像力所編織出來的故事,有時候你會覺得很多故事的發展都沒有邏輯或道理可言,有時候感覺比希臘神話還要誇張,但這就是北歐神話,有它自己獨特的魅力。
馬雲說,“領導人必須確保部屬不僅看到願景,還要生活和沉浸在其中。”--這句話不知道打趴多少台灣企業主也讓我深深感嘆。
中國很幸運地有像他這樣的企業家,有這樣的前瞻性和創新性,帶給中國互聯網發展極大的進步。台灣其實也不缺少人才,但為何沒有像這樣的人物在台灣出現,讀完書後才知道,原來都跑去大陸和美國了,因為有那樣的戰場,這些戰士才有真正的舞台可以發揮,加上台灣不友善的政治環境,要留住人才真的是有點困難。
正好之前讀完鋼鐵人馬斯克後再讀這本,剛好可以比較一下兩個在不同領域上的人物故事。馬斯克像是個天才,是個嚴厲且高標準的上司,馬雲相比頂多說是個聰明人,能夠嗅到商機很快的下決斷行動。他和馬斯克相比,更像個成功的商人,因為他更懂的掌握人,從兩本書當中,與兩人共事過部署的很多故事,就可以知道這兩人待人方式的天差地遠。網路上總是分享著馬雲的文章和他的演講影片,馬雲就是有這樣的魅力,如果要我選擇在誰的下面做事,我應該也是會選擇馬雲。